北京西郊线有轨电车轮轨型面设计任务书

 2021-11-05 07:11

1. 毕业设计(论文)的内容和要求

(1)学生应独立、按时、认真完成各项设计任务。

通过毕业设计,进一步培养、提高独立分析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(2)毕业设计(论文)应包括计算及设计内容的中、英文摘要、设计计算过程及结语等内容。

剩余内容已隐藏,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!

2. 参考文献

[1] 金学松, 刘启跃. 轮轨摩擦学[M]. 北京: 中国铁道出版社, 2004.[2] 王开文. 车轮接触点迹线及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的计算[J].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, 1984(01): 89-99.[3] 严隽耄,傅茂海. 车辆工程[M]. 北京: 中国铁道出版社, 2011.[4] 练松良. 轨道工程[M]. 北京: 人民交通出版社, 2009.[5] 金学松. 轮轨蠕滑理论及其试验研究[D].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, 1999.[6] 翟婉明.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(第四版)[M]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 2015.[7] 翟婉明. 机车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原理、方法及工程实践[J]. 中国铁道科学, 2006, 27(2): 60-65.[8] 徐鹏. 列车-轨道-路基耦合振动及地震条件下行车安全性分析[D]. 成都: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, 2011.[9] 徐鹏, 蔡成标, 罗世辉. 一种轮轨两点接触数值计算方法[J]. 铁道车辆, 2010,48(08): 1-4 47.[10] 丁军君. 基于蠕滑机理的重载货车车轮磨耗研究[D]. 成都: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, 2012.[11] 任尊松, 金学松. 轮轨多点接触计算新方法曲线通过验证[J]. 机械工程学报, 2010, 46(16): 1-7.[12] 姚建伟. 机车车辆动力学[M]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 2014.[13] 罗仁, 石怀龙. 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及应用[M]. 成都: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, 2018.[14] 任尊松. 轮轨多点接触及车辆-道岔系统动态相互作用[M]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 2014.[15] Johnson K. L. Contact Mechanics[M]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1985.

剩余内容已隐藏,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!立即支付

以上是毕业论文任务书,课题毕业论文、开题报告、外文翻译、程序设计、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。